Page 102 - 建功高中25周年專刊-電子書
P. 102
國文科
108 課綱是吹醒教學創新的一聲清響,也預示國文教學必須有所變動,跨出
傳統形式。建功高中國文科期許在新課綱浪潮中能成為領航學生的舵手,教師群
齊心協力設計課程,立足竹塹在地文化,匯入全球議題,融合生活情境,綰合戲
劇巧思與多媒體應用,陪伴建功學子跨出教科書,手握文學多稜鏡,看見更多繁
花盛景。
■ 【跨局限】充實與增廣-在地性與國際性的雙線鋪陳
國文科「充實與增廣」的設計主軸在於:打開學子課本之外的作家視野,拓
展文學的深度與廣度。透過「在地性」與「國際性」的雙線鋪陳,以「地緣經驗」
為核心,交織出現當代文學傳承與創新協奏曲。
上學期以本土新銳作家洪愛珠的蘆洲家鄉味,帶出作者、母親、外祖母三代
女性的味覺記憶與親情眷戀。為了引導學子有更深刻的文本思索與自我觀察,首
先,透過將「事故變成故事性」的故事力訓練,引導學生如何從日常生活說出一
個具有動人內涵的故事。其次,尋訪在地文化風土,藉由建功鄰近的將軍村與忠
貞新村,帶出新竹眷村歷史,再由此聯繫當代小說名家白先勇〈國葬〉,帶出時
代記憶與集體傷痕,以收拋磚引玉之效。最後,引導學子對竹塹風土的深入觀察,
藉由一頁頁的踏查報告,轉化成一篇篇鄉土禮讚的詩歌。下學期再從本土文化風
土的觀察,往前越過現代文學的大河,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的遺珠:沈從文《邊城》
所描繪的湘西山水,以及《從文自傳》精采
的自述作家的養成史。
期許修課學子能成為未來文壇明日之
星:竹塹文學名家──訴說這一代人精神與
風土史──傳承在地精神,薪傳永遠不息。
▲問題引導與學生回憶家鄉味
▲洪愛珠《老派少女購物路線》書名詮釋
▲《從文自傳》與《邊城》
▲學生分組報告《邊城》各章情節與內涵
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