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1 - 建功高中25周年專刊-電子書
P. 121
高中部各領域
自然科
的主題創作出令人矚目的學術壁報。期末
壁報展以「畫廊步行」(Gallery walk)的
方式進行,這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擔任報
告者,同時也有機會擔任觀眾。站在壁報
前,學生不僅培養了表達和分享的能力,
更重要的是,他們建立了在科學研究中的
自信心。
二、科學與生活篇:
這門課程以「科學與生活」作為下學期的主題,
主要分為兩大核心主題:「生活中的發酵」和「氧化
還原」。透過這些主題,我們旨在讓學生不僅學習科
學相關的知識和程序性技能,還能夠培養科學探索的
能力。
課程一開始,我們鼓勵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
經驗觀察和提出問題,再根據他們的興趣找到志同道
合的同學,一起組成研究團隊,進行深入研究。課程
採用跨學科的方式,由化學和生物老師共同指導學生,
教授各種研究方法,引導他們進行實驗設計、克服困
難解決問題,優化實驗、系統化整理資料,最終進行
學期末的報告。
此外,學生也必須記錄實驗過程和觀察結果,以
便進行學習反思。在學期中,學生必須進行兩次實驗
成果的發表,無論是書面報告還是口頭報告,都要求傳達訊息清晰明確,名詞意義
必須解釋清楚,以避免可能引起矛盾或他人不理解的地方。學生也學會閱讀更多相
關報導,關注社會議題,以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未來的課程。
■ 結論
自然科探究與實作這門課程的最大特點是學生
有自由選擇研究主題的機會,這與傳統的課程學習
方式有所不同,同時對於授課老師來說也是一項巨
大的挑戰,因為一個班級需要分成十個的研究組
別,實質上就是十個不同的專題。通過深入的主題
探討、實驗設計、數據分析和學術展示,為學生提
供了一個獨特的學習體驗。無論實驗結果是否完
美,學生們不僅從中豐富科學知識,在課程中更可
以學會完整實驗的過程,並從衝突到互相理解的合
作過程成長,培養了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自信
心,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於培養未來的科學家和創新
者具有重要意義。
119